客服热线(每天8:30-17:30)

0755-23997481
13509633909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

0755-23997481
13509633909

本站公告

首页新闻资讯本站公告

献礼特区40周年!深圳银行保险业不忘初心服务实体经济

更新时间:2020-08-26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四十载风雨并肩,九万里风鹏并举。深圳银行业保险业始终与深圳经济特区共成长,始终秉承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特区精神,以金融活水浇灌特区茁壮成长,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澎湃动能。

新形势下,深圳银行业保险业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统筹疫情防控和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深化金融改革开放,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增添金融动力。

持续发力,稳住经济基本盘

金融稳,经济稳。金融业是深圳市的重要支柱产业,特别是近些年在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下,金融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20年上半年,深圳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052.18亿元,同比增长9.1%,金融业增加值占同期GDP比重为16.2%;金融业税收持续增长,1-6月实现税收(不含海关代征和证券交易印花税)771.7亿元,占全市总税收的24.1%,继续稳居各行业首位。在2020年3月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中,深圳列全球第11位,国内仅次于上海(第4)、香港(第6)和北京(第7)。

其中,银行业保险业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6月末,深圳银行业资产余额9.74万亿元,同比增长13.95%;各项存款余额7.06万亿元,同比增长16.13%;各项贷款余额6.64万亿元,同比增长15.77%;资产余额、存贷款规模稳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保险法人总资产5.15万亿元,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上半年深圳保险业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788亿元,同比增长2.44%,累计提供各类风险保障252万亿元。

金融活,经济活。深圳银行业保险业紧扣实体经济需求,不断丰富机构体系,持续扩大服务供给,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门类齐全的银行保险机构体系。目前深圳共有一级分行及以上银行业金融机构110家,包括中资银行、外资银行、村镇银行、理财子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货币经纪公司、消费金融公司、专营机构等。保险法人机构27家、产寿险分公司77家、保险中介法人128家。金融集聚和辐射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生于改革,源于开放,成于创新。40年来,深圳银行业保险业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开拓创新,创造了众多的“全国第一”,体现了“敢闯敢试”和“先行示范”的精神和胆识:新中国第一家外资银行分行—南洋商业银行深圳分行、第一家由企业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平安保险公司、第一家民营银行—深圳前海微众银行。

砥砺奋进,助力经济行稳致远

统筹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疫情以来第一时间向辖内银行保险机构发出动员令,指导行业协会发布倡议书,督促行业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制定复工操作指引。围绕疫情防控大局,开通金融服务绿色通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政府机构、防疫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应急金融服务,确保辖内金融服务安全畅通。截至2020年6月末,深圳银行业各项贷款余额6.64万亿元,同比增长15.77%,增速比去年同期上升3.36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5969亿元,同比多增1893.16亿元,有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

多措并举支持企业复工复产。配合市政府有关部门、联合深圳人行等单位累计出台“惠企16条”等政策文件10多份,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截至6月末,深圳银行业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信贷投放9200多亿元;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交通运输、批发零售、文化娱乐、住宿餐饮等行业合计比年初新增1604.79亿元,同比多增973.44亿元。加大制造业支持力度,上半年新增制造业贷款680亿元,同比多增372.86亿元。6月末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长13.06%,比去年同期和年初分别上升9.27个和5.29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比年初增长11.09%,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19个百分点;占制造业贷款比重为46.33%,比年初上升4.45个百分点。强化稳企业保就业支持力度,上半年深圳银行业累计对15.06万户中小微企业和32.59万户个人贷款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涉及贷款金额2063.98亿元。

强化保险风险保障功能。指导保险公司简化理赔程序、扩展保险责任、顺延保险期限、给予综合优惠,切实做到应赔尽赔快赔。向抗疫防疫工作人员免费捐赠保险,强化防疫一线风险保障。指导机构加大企业财产保险、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拓展力度,联合政府部门推出复工复产综合保险,对重点企业给予保费补贴,为企业停工、生产和隔离等方面的支出和损失提供全方位保险保障。加大出口信用险保障力度,2020年上半年辖内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支持深圳市外贸出口和投资共计246.62亿美元,同比增长4.9%;服务企业6362家,同比增长47.6%,支付赔款5863万美元、同比增长23.3%。联合市商务局推行小微企业“大统保”政策,将年出口额800万美元以下企业全部纳入统保范围,为2.5万家企业提供免费出口风险保障。

加强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加强监管政策引领。坚持问题导向,加强机制建设,先后出台《深圳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办法》、《小微金融服务工作指引》等文件,通过网点准入激励、监管指标差异化考核、先进银行表彰等措施,推动银行加大小微企业信贷投入。加强信息平台建设。推进“微笑工程”建设,创设“微笑指数”(小微企业运营暨金融服务监测体系),定期监测辖内小微企业的运营和融资情况,建立“微笑网”(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平台),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与税务部门联手打造“银税合作平台”,共享小微企业纳税信用评价结果,开展小额贷款信用保证保险试点,推动普惠金融扩面提质。截至2020年6月末,深圳银行业国标口径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3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3.4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3.57个百分点;贷款户数64.11万户,比年初增加8.8万户;二季度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比2019年贷款平均利率下降77BP;上半年累计对15.06万户中小微企业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涉及贷款金额1821.50亿元。

乘风破浪,深化金融改革开放

深化“双区”建设。成立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机制,加强与政府和行业联动。2020年1月16日成功举办第十九届粤港澳深四地保险监管联席会议。3月13日制定《关于推动深圳银行业和保险业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13条意见,结合深圳产业特点,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积极助力“双区”建设。2020年7月推动出台《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意见的实施方案》,提出26方面80条举措,持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联合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制定《深圳市贯彻落实〈关于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见〉行动方案》,共50条行动举措,共85项细分任务。

聚焦跨境金融服务。推动金融机构落户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截至2020年6月末,前海蛇口片区已有79家银行业金融机构、33家保险业机构。鼓励机构发挥自贸区政策和地缘优势,为区内企业跨境投融资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6月末区内企业贷款余额2527.33亿元,比年初增长11.91%。推动开发大湾区跨境医疗保险、优化跨境机动车辆保险服务,发展巨灾保险、探索发行巨灾债券等。指导太平保险集团创新跨境车险服务模式,搭建集团内粤港澳分支机构间销售和理赔联动机制,实现“三地车险一地投保”,累计承保跨境车辆10972辆,累计赔付644万港元。指导辖内银行上线前海自由贸易(FT)账户金融服务,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贸易投资便利化。推进“深港通注册易”、异地见证开户,便利湾区居民日常金融服务。截至6月末,深圳中行、中银香港代理见证累计为港人开立境内个人账户96480户。联动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前海推出“深港通注册易”试点服务,为在深圳开办企业的港人提供“足不出港”一站式工商注册代办服务。

推动扩大开放政策落地。积极贯彻落实银行业保险业对外开放举措,对有意向来深发展的机构开展宣导,大力引进外资银行。截至目前,9个国家和地区的34家银行在辖内设立了38家外资营业性机构,其中,深圳共有16家港资银行营业性机构。同时,港资银行深圳分行还根据CEPA补充协议在广东省内设立了6家异地支行,港资银行资产总额占全辖外资银行的70%。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经济特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需要改革开放再出发,继往开来谱新篇,在新时代走在前列,新征程勇当尖兵。深圳银行业保险业将赓续敢闯敢试、勇为人先的特区精神,着力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收官战,认真贯彻落实金融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意见,进一步推动金融开放创新,深化深港澳金融合作。


来源:人民日报

客服热线(每天8:30-17:30)

13509633909

 客服邮箱:  13590342500@139.com


网站二维码

关注我们

友情链接:   广东省公安厅 | 中国保安协会 | 广东省保安协 | 广州市保安协会 | 深圳市龙岗区保安协会
版权所有©2016 深圳市保服文化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心雨科技 |


在线咨询
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客服热线(每天8:30-17:30)
0755-23997481
13509633909

返回顶部